阳气虚,阴气盛,则目瞑,故多眠,乃邪气传于阴而不在阳也。伤寒,则发热恶寒。
脉若浮紧,无汗,为伤寒,用麻黄汤发之,得汗为解。 且如,表汗用麻黄,无葱白不发。
外证如结胸状,但欲食如故,时时下利为异耳。入细茶一撮,煎之热服。
阳明发热,腹满微喘,口苦咽干,或不大便,谵语者,小柴胡汤;哕而小便难,加茯苓。桂枝赤芍药甘草大黄枳实柴胡本经腹满,不恶寒而喘者,加大腹皮,去甘草。
而风家亦有眩者,风主运动故也。狂乱妄言,大渴叫喊,目赤,脉数,大便燥实不通,上气喘急,舌卷囊缩难治者,权以此汤劫之,三黄石膏汤内去麻黄、豆豉,加大黄、芒硝是也。
寸口阳脉中,或见沉细者,但无力者,为阳中伏阴。谵语头汗,是为血热,属阳明,用承气汤。